运用中医饮食营养理念和方法服务社会大众健

2023/4/4 来源:不详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饮食营养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民生之本。现代社会,西方营养学理念和中医饮食营养交相辉映,让中国的饮食健康方面,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当代社会,如何把西方营养学理念融汇于中国饮食营养学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营养理论和方法,进而惠及社会大众健康。是我们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此,我们做一个分享和普及,愿能利益广大民众。

一、何为中医食养?

中医饮食营养,在古代中医中是属于食治(或称为食疗)的范畴,这与药治(或称为药疗),中医的外治法,合称中医的三大治法。是中医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是随着发展,因为食治更接近于生活,已经从古至今融汇于广大民间的饮食习惯中了,渐渐地,食治就与中医的医疗体系渐渐分开,成为中国社会中的饮食文化。

而中医的治法,则主要体现为中药内调和外治两种,其中外治法包括针刺、推拿、刮痧、拔罐、艾灸、熏蒸、贴敷等等。相对于食治,中医的药物内治和外治法,都成为医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医食治,从古至今,多言药膳食疗,或称食养调理,营养一词作为中医饮食的代表词汇,兴于近代西方营养学传播。但实际上西方的营养学跟我们东方的营养学还有很大不同。

西方营养学翻译到中国,是中国人把西方的饮食健康理念,用中医的营养一词冠名,才有了西方饮食健康名讳的中国化。这个“营养”实际上却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医特色。

英文美语的营养一词为“Nutrition”,实际上是指饮食当中的微量元素、以及生物有效成分。这跟中医的营养并不是一回事。

只不过中国人把西方的那种单纯指食物里面跟人体对应的微量元素、生物有效成分翻译成了中国文化中的营养,这也给中国人造成了西方这种基于微量元素和生物有效成分的学说,赋予了中国文化的特质。

中国饮食文化来讲,“营养”一词并非外来语,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养生说》中即有“营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营养”古代又作“荣养”。[例如]《晋书·赵至传》云:“至年十三,请师受业……至日,吾小未能荣养,使老父不免勤苦。”至今,在日本仍沿用“荣养”一词。

从中医理论的角度讲,营,还指营气。而营气的来源主要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后所获得的有形物质能量,这种物质能量在身体中具有滋养肉体生命,生化气血的功能和作用。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因其富有营养,在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由于营气在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营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从性质、功能和分布进行比较,则营属阴,卫属阳,所以又常常称为“营阴”。

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由精华部分所化生的为营气,并进入脉中运行全身。营气由水谷之精所化生,进入脉中,循脉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营气又称营阴、营血。由于营气在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营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从性质、功能和分布进行比较,则营属阴,卫属阳,所以又常常称为“营阴”。营气,又作荣气。《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

《灵枢》“营气”篇,主要说明营气之来源,并阐述营气的生理机能以及营气在十四经脉中的正常循环流注情况。

营气在身体中所具有的生理功能有以下两点:

1

化生血液

营气注于脉中,化为血液。《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气与津液调和,共注脉中,化成血液,并保持了血液量的恒定。

2

营养全身

营气循血脉流注于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营气的滋养。由于营气为全身脏腑组织提供了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营气的营养作用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如《灵枢·营卫生会》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营气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生理作用是互相关联的,若营气亏少,则会引起血液亏虚以及全身脏腑组织因得不到足够营养而造成生理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它和药物疗法、针灸、推拿、气功、导引等学科一样,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医饮食营养学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领域中,更占有重要地位。

二、中医营养学的研究内容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从历代有关文献记载和临床实际情况分析,基本包括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和饮食宜忌四个方面,前两者是指饮食在实际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范围;后二者是指饮食在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方式方法。四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或孤立。所以有一种看法,认为使用添加药物的药膳,如黄芪炖鸡之类,就是“中医饮食营养学”,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1

饮食养生

中医饮食养生,习称“食养”、“食补”,是泛指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增进健康的食养方法。《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是食养概念较早的记载。通过符合自然和生命规律的饮食调养,不仅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它还具有补益和调养作用,所谓“无病强身”,这是与现代营养学观点不同的地方。

食养的内容按历代中医中药有关文献统计,常用的近百种食物的补养作用,计有聪耳、明目、乌发、生发、增力、益智、安神、健肤、美容、轻身、固齿、肥人、强筋、壮阳、种子(助孕)、益寿等二十余种。这些作用在提高人体健康素质和预防保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是构成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

饮食治疗

中医饮食治疗,习称“食治”、“食疗”,是泛指利用饮食来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的方法。它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方法十分丰富,是中医天然疗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千金要方》一书就有“食治篇”,后又有《食疗本草》等饮食疗法专著相继问世。

食疗的理论以及原则方法,极其产生的作用和药疗基本一致,都是运用了中医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原则和规律。主要体现在扶正与祛邪两方面。

[例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所说:“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他同时还指出药疗与食疗的不同之处:“药性刚烈,犹若御兵。”“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疾者,可谓良工。”他并引用扁鹊语:“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中医食疗内容渗透在中医各科中,食疗方法和方剂丰富多彩,近年来,中医食疗成果已有不少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如应用芹菜防治高血压病;应用燕麦防治高血脂症;应用红枣防治贫血症;应用木耳防治眼底动脉出血症以及用百合、马齿苋、苦瓜等防治细菌和病毒性感染疾患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饮食节制

中医饮食节制,习称“食节”、“食用”,是泛指饮食的方式方法,包括饮食的合理习俗、饮食卫生制度等。它包括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正确选用饮食,且提倡全面膳食和节制饮食。《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的“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就是食用的基本观点。

中医食节内容散在于中医、中药、养生、民俗、民情、居家等学科中,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明和古代卫生学水平,是中国饮食文化和医药文化的结晶,如前面提及的食物应用的规律和方法(如食物的量、次数、时间、季节等。);全面膳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讲究食物卫生清洁;进茶、进酒适量,把与饮茶、饮酒有关的活动纳入饮食文化范围之中,以达到情志养生的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因为饮食不节,造成的人体脏腑机能受到伤害,产生的疾病,也是病因学中的一个主要方面。俗话说,病从口入。就是因为人贪于口腹之欲,不懂得饮食规律,造成脾胃伤害,形成病患。

所以,这方面当代人切记要多注意。

4

饮食宜忌

中医饮食宜忌,习称“食忌”、“食禁”。“宜”为常,故不多言,言“忌”较多。中医“食忌”内容十分丰富,有别于现代营养学内容。它主张,常人与病人的饮食内容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应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而有所不同。

它实际是在强调饮食的针对性,得当则为宜,失当则为忌,在生活和临床中要做到“审因用膳”,[例如]《金匮要略》所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后世医家孙思邈进一步提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因此,在生活和临床中品评饮食的营养价值,不论是用于食补,还是用于食疗,都不应从珍、奇、名、贵出发,而应着眼于其使用是否得当。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时。即合于时令季节、合于年龄、合于时辰、合于食物所当熟。

2、合宜。即合于饮食相宜、阴阳相生、五行相生、合于人的体质。

3、合人。即合于人的年龄、合于人的当下需要、合于人的生理需求、合于人的疾病需要。

 中医饮食营养学中,饮食禁忌内容在生活和临床应用方面有一些具体要求,如饮食与季节、与体质、与地域不同在应用方面的禁忌;食物之间、食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饮食调配制备方面禁忌,以及患病期间的饮食禁忌等。

这些内容都是中医饮食营养学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原则。若能遵循这些理论原则,那么在应用饮食调养生命健康方面,就可以切实做到帮助生命获得健康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