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称之野韭菜,尤善化湿浊而醒脾胃开心

2023/4/29 来源:不详

俗话说“秤砣虽小可压千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在养生的过程中有时候亦是如此,比如不起眼的一棵小草,使用得当可胜过稀世之珍。

比如有一种植物,是农村很常见长在石缝中的野草,被称之为“野韭菜”,用它养生尤其善于化湿浊而醒脾胃,开心窍而醒神,聪耳提神,改善记忆力,还能洗去关节的风湿。

这种被叫做“野韭菜”的植物学名叫做石菖蒲,多见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地方,生长在山石之间,养生所用的是石菖蒲的植物根。

石菖蒲的别名有很多,在各地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昌草、尧韭、阳春雪、水剑草、苦菖蒲、山菖蒲、石蜈蚣、水蜈蚣、野韭菜、香草等等。

在中医文化的发展中,最先文字记载石菖蒲的书籍是《神农本草经》,认为能够“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朴实的记录了石菖蒲的主要用处。

其后的《别录》有增添了“温脾胃”、“益心智”的说法,并且以此为着手点,后世对石菖蒲的认知越来越深入。此外李时珍还发现石菖蒲捣碎后取其汁液可以解巴豆、大蓟的毒素。

时至今日,对石菖蒲的认知可以总结为十二个字“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就以养生方面而言,可以通过三个方面了解石菖蒲的特点以及配伍方式。

一、石菖蒲化湿而醒脾胃。

石菖蒲的特点是辛温、气味芳香、苦温而燥,能化湿浊、燥脾中湿气,调壅滞,适合于湿浊内阻的亚健康,是化湿开胃的优良之选。

湿浊阻碍脾胃,运化减弱,从而脾胃之气的运行受阻,因此有腹中的闷胀,甚至腹中如塞的感觉,并且可能存在痛的感觉,同时饮食少却不感觉到饥饿,这时候可以用石菖蒲、砂仁、苍术、厚朴一起使用,以化湿开胃,湿浊得以清除这脾胃健运、脾胃之气得以通顺,胃口自然大盛。

根据现代中医传承者的学术交流,胃中长期亚健康有胀满感觉的人,属于湿气重阻气的运行从而气滞者,可以用石菖蒲、姜黄连、制半夏、厚朴一起煮水喝。

二、石菖蒲开窍益智。

《别录》中说石菖蒲“聪耳明目,益心智”,这是因为它芳香开窍,疏散开达,又能开窍宁心安神,所以有两种与此相关的亚健康可以使用,只是配伍方式略有不同。

1、说石菖蒲益智,主要是适合于善忘的人,用此来提升记忆力。湿浊蒙蔽则清阳不能上升,清窍也就是头脑得不到很好的濡养,因此有善忘、迷惑、头中晕、嗜睡等表现。

这一类人可用石菖蒲与远志、茯神、人参一起用,运用这个方法比较有名的是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的“开心”与《医学心悟》中的“安神定志”。

如果善忘不仅仅属于湿浊,还可能一些中老年人伴有肝肾的不足,甚至是有少数的年轻人也因为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缺乏锻炼等因素从而记忆力减弱、遇事善忘,可用石菖蒲与远志、熟地、菟丝子同用。

此外还有极少一部分的孩童明显的反应能力、思维分析不足,属于智力范畴的,也可以用石菖蒲、人参、远志来提升其思维分析力。

2、肾开窍于耳,肾气不足则容易肾不纳气,气虚则耳窍闭塞,容易有耳内鸣响甚至是听力逐渐的减弱这一类亚健康,在典籍中有两个办法都得到了认可。

一个是《肘后方》中记载的与巴豆一起用,但是巴豆是剧毒的东西,所以现代几乎不会使用这个方法,所以具体方法不再细说,专业人士如有机会可以进一步研究;另一个办法就经常被使用,也比较不错,那就是石菖蒲与猪肾、葱白、粳米一起煮粥在饭前喝。

三、石菖蒲祛风湿。

石菖蒲具有祛风湿的功用,在历代本草类著作中经常被提及,比如《神农本草经》有“主风寒湿痹”的说法;《别录》中提到“主四肢湿痹,不得屈伸”;《本草经疏》说石菖蒲“苦可燥湿,温能辟寒,辛可散结,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去此三邪,痹自愈也”。

当然,关于这个论述的理论与实践是有一定差距的,石菖蒲虽然能除风湿,也得到了多数中医学者的肯定,但是祛风散寒除湿之力作用于关节并不是特别强,因此适合于养生预防或者风湿较轻者使用。

目前两个方法比较常用,一是《圣惠方》中流传的把石菖蒲泡在酒中,饮用即可;二是《吉人集》中提到的用石菖蒲煎煮后的水来熏洗或者沐浴。

石菖蒲虽好,但是有利便有弊,合理的避开它的弊端也是健康养生方式,其中就有四类人不适合用之,一是阴虚阳亢者;二是心神劳损过度的人;三是烦躁而出汗多的人;四是少数男子的某种“有形之精”容易不请自出者。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养生使用干燥的石菖蒲3至10克就好,不必多用,新鲜的石菖蒲要加倍。

石菖蒲是农村比较多见的野草,它虽然不起眼但是在学着手中也是“秤砣虽小可压千斤”,我们身边从不缺乏这一类养生的好动,你还想了解哪位中药或者有哪一类的养生诉求,尽管在文章下方写下,我会在今后的文章中详细解答。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5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