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班可以不上,但这四种能力必须要有

2025/2/6 来源:不详

现在,对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说,虽然素质教育改革正在进行,但是一直以来,在教育问题上,“剧场效应”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还愈演愈烈,从中学阶段的课外补习已经延伸到了幼小衔接阶段,而且幼儿园阶段的“剧场效应”也有加剧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使很多受到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也不得不随波逐流,“不能输在起跑线”这句话不知道坑了多少人,即使大家知道是坑,为了不让孩子落下风,仍然前仆后继。

对于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幼升小的学前班的问题,正方反方都不缺乏理由,支持上幼小衔接班的家长除了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有的是因为自家孩子比较调皮,幼儿园没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想通过幼小衔接班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而且现在按照国家要求禁止幼儿园“小学化”,避免超前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因此,上幼升小的学前班就成了无奈的选择。

另一方面,反对声音也有不少,有的家长认为过早的接触不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学习内容,有可能打压孩子的学习热情,还有的家长说得更具哲理,把人生必做马拉松,起跑时在前面不一定能坚持到最后,还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是孩子各个学习阶段中最轻松最美好的时光,报幼升小的学前班无疑是剥夺了孩子享受成长的权利。

观察号认为,幼升小的学前班并不是非上不可,但是为了孩子能够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尽可能缩短过渡期,以良好的状态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在幼儿园阶段尤其是在大班时就应该有侧重的培养孩子以下四种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1.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入了大班,孩子们好奇的天性使得他们对周边的事物总会有各种疑问,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也特别活跃,精力旺盛,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或者让孩子完成一些生活上的任务,尤其是当孩子学习或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家长不要越俎代庖,先尝试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锻炼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的能力

在最后一年大班的学习生活中,为了能够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应该进一步巩固孩子已经形成的生活习惯,同时,通过适当的作业、练习或者益智游戏,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尤其是最注意力的专注性和持久性的练习,因为到了小学阶段,上下午都有课,尤其是上午,四节课的学习任务要求孩子不但要遵守课堂纪律,还要有持久的专注力,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

3.生活自理能力

在上幼儿园时小班和中班时,孩子还比较小,很多事情家长就直接帮孩子完成了,这其实不仅没有帮到孩子,还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生活习惯的养成。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玩具等等,家长要学会放手,孩子才能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4.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

随着教学理念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不断提高。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内成员间的协调配合,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此,在学习时,就要求孩子们能够和小伙伴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孩子集体活动中、在平时生活中,要提高孩子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

写在最后:是否让孩子上幼升小的学前班,每个孩子情况不同,没有一定之规。但是,不管上不上幼小衔接班,都不要做“裸奔”一族。幼小衔接一个过程,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要从心理和行为上帮助孩子形成上述的四种能力,还要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做孩子学习上的引导者,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的学习。

您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