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未来就藏在你给TA讲的故事和买的玩

2022/9/23 来源:不详

孩子小时候从故事和玩具中建立起来的逻辑体系读到博士都很难被颠覆。

-1-

点外卖是不守妇道,婚姻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坚决不离婚·······

最近几天,奇葩女德班重现江湖,让网民一片哗然。这不禁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

前几周,在反家暴日前夕,浙江杭州一个大学女教授被同是教授的丈夫家暴十多年。最近,她给妇联打电话求助,妇联工作人员告诉她,她丈夫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让她报警。然而她说,像他们这样的人从来没有想过报警,她打电话只是为了让妇联的人去教育一下她丈夫。

据悉,这名女教授是一个博士。照理说,她在学校受的教育绝对不会让她被人打了还不知道反击或者逃跑,最大的可能是她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类似于那个女德班的内容。其实一个孩子从小听怎样的故事,接受怎样的逻辑体系长大,对TA今后的人生道路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以大到博士教育都无法颠覆它。

-2-

我有个朋友,是做金融的。28岁生孩子前,年薪已经达到30多万。她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30岁时冲击50万年薪希望是很大的。所以刚怀孕时,她就把婆婆接来了,希望她帮忙带一下孩子。然而,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她的看法。

怀孕7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她感觉身体不太舒服,于是就躺在客厅沙发上休息。过了一会,因为闲得无聊,她就拿过一包零食,躺着吃了起来。

婆婆大约是看不惯她这样懒散,于是走过来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她说她老家隔壁村子有个乞丐,娶了一个老婆,不知道有多勤快。每天老公出去讨饭,她就将田里的活全干完,然后赶在老公回来之前,将饭烧好,等老公回来吃,几十年如一日。老公虽然是个乞丐,但她每天将老公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的,破了的地方也补得整整齐齐。她老公每次出去讨饭时,外面的人都夸他老婆女红好,能将衣服补得这么齐整。

最后,她婆婆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说道:“你看那个乞丐,多好的命,能娶到这么贤惠能干的一个老婆!”

那个朋友说,她听完这个故事后当即脊背发凉。她坐直身子,奇怪地问婆婆道:“这个女人既然这么能干,为什么一定要嫁给一个乞丐?她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不去找个能让自己过得更幸福的男人?”

婆婆听后勃然大怒道:“一个女人怎么能够离婚?老公就算是个乞丐,那也是你的天你的地,你都得把他给伺候好了!”

朋友怎么也没想到,原来在这个老太太内心深处,女人竟是这么轻贱,即使是如乞丐媳妇般玩命地付出,那也不过是理所当然!

从那以后,她就下定决心要辞职自己带孩子,绝不愿意将女儿交给婆婆带。婆婆认为她这样是看不起自己,而且不上班是好吃懒做的表现,于是拼命怂恿她老公跟她闹。夫妻间为此冷战了快1年。

最后,她心平气和地把婆婆跟她讲的那个故事告诉了丈夫,然后对他说:“如果咱们的女儿以后每天听着这种故事长大,她以后长大了万一遇人不淑,你认为她会反抗吗?会离婚吗?如果你觉得女儿未来的幸福无所谓,那么我也可以妥协。”

最后,她老公默默地将他妈送回了老家,而她也在家做了3年全职妈妈才去上班。虽然职务和薪水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她认为很值得。她说,有些错误的思想一旦通过故事的形式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到他们脑袋里去了,以后想要拔出来就难了。

-3-

孩子小时候都喜欢听故事,因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些故事就是为他们长大后建立逻辑思维体系打基础的,所以小时候给孩子讲怎样的故事,怎样讲,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

老家有个亲戚,从小就教育女儿,娘家的爸爸和弟弟才是女人的最大靠山,所以女人无论何时都要无条件为他们付出。她还给女儿讲了很多周围虽然出嫁,但依然顶着婆家压力,忍气吞声将婆家东西偷偷往娘家搬的故事

亲戚的女儿读中学时,每天在学校里面吃咸菜,食堂里有五毛钱一份的青菜她都舍不得打,因为她要把钱省下来给她爸爸抽烟喝酒。她爸爸每天二包烟,每顿一杯酒,几十年如一日。她妈妈说,烟酒是她爸爸的命,不能戒,戒了会出人命的。于是她就克扣自己,青菜都舍不得吃,省钱让她爸爸抽烟喝酒。

升高中时,她妈妈跟她说,弟弟马上也要读高中了,家里供不起二个人读书,所以让她不要去读。于是她听话地放弃了好不容易考上的高中,尽管她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

出嫁前,妈妈还特地嘱咐她,以后到了婆家,要随时记得家里的弟弟和父亲,只有弟弟强大了,她在娘家才不会受欺负。

结婚后,她一有机会就接济娘家,帮弟弟买房、帮弟弟出彩礼钱········这些让婆婆非常不满,家庭矛盾日益增多,但她总也改不了。因为她深信母亲从小灌输给她的那些逻辑:她对弟弟和父亲好,然后他们就强大,然后他们就可以成为她的靠山。事实上,在中国农村,很多女孩都是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的。长大后,他们无论是留在农村还是去了城里,他们都摆不脱这个逻辑阴影,很多家庭就此矛盾不断。

如果不是发生很大的变故,很少有人会去怀疑从小就听惯的故事中蕴含的逻辑。比如那个亲戚妈妈的逻辑:父亲和弟弟强大跟女儿牺牲克扣自己真的有必然联系吗?他们为何始终都不能自我成长?父亲和弟弟强大了就一定能够成为自己的靠山吗?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成为自己的靠山?

事实是,每个成年人都必须自我成长,最后成为自己的靠山,父亲如此、弟弟如此、女孩们自己也是如此。有多少女孩从小就误信了这个故事,然后一生都在婆家和娘家的夹缝里受气,找不到自己。

-4-

孩子从小听的故事如此,他们玩的玩具也是如此,能够深刻影响到孩子长大后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甚至是人生观。

记得女儿小时候很喜欢正版芭比娃娃,因为嫌她价格太贵,而且感觉也没有多少娱乐性,所以我很少给她买正版的,经常在淘宝网上给她买那种一百多元钱四个的换装娃娃。这些娃娃不仅便宜,而且搭配送的衣服特别多,孩子每次都可以玩好半天,比芭比娃娃的性价比高多了。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看法改变了。那次我去参加芭比娃娃的一个新品发布会,他们中国区的老总详细阐释了芭比的内涵,其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她说:芭比旨在告诉每一个女孩,自立自强的女孩配得上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一切,你天生就是公主。

我们传统的女德中也有很多美好的成分,但当中有一个核心的因子就是强调女性的克己和牺牲精神。我并不反对牺牲精神,为了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牺牲精神,男人如此,女人也是如此。但如果一个人不自立,不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那么她的牺牲就如同奴隶的牺牲,无论付出多少,都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当女孩们还小的时候,我认为比让她学会牺牲更重要的是让她学会自爱自立自强。

后来我仔细对比了正版芭比和淘宝换装娃娃的区别,感觉正版芭比真的是要精致很多,而且每一款正版芭比都有一个职业身份,要么是医生要么是宇航员。不仅如此,他们还美丽动人。他们有着完美的身材,穿着最时尚的衣服,梳着最流行的发型,化着最精致的妆容,拎着最配自己身份的手提包。而淘宝上的换装娃娃则多半化着浓艳的演出妆,用来搭配的衣服也是质量堪忧的演出服,从他们身上,完全看不出现代职业女性优雅干练得体的风范。

玩具就是孩子最好的朋友,试想一下,一个孩子如果整天和这种时尚摩登而又自立自强的芭比女孩为伴,难道不比整天穿着淘宝款衣服,化着浓艳妆容的女孩为伴强吗?为此,我后来特地咬牙为孩子买了好几款她喜欢的正版芭比娃娃。

养个孩子不容易。听故事和玩玩具是孩子从小最喜欢的娱乐形式,听怎样的故事,玩怎样的玩具,对孩子早期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形成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挑一些正能量的智慧故事讲给孩子听,送一些益智美好的玩具给孩子玩,让孩子从小就充分接受正确的理和正能量的熏陶,孩子的未来想不美好也难啊!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