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玩具越多越好并不是,心理学家这样说
2025/3/4 来源:不详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www.txbyjgh.com/m/
我们那一辈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从小就渴望身边有很多玩具,所以等我们有了孩子后,巴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给他。
即使做不到最好的,也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买玩具,因为所有人认为孩子玩具越多,说明他越幸福,爸妈也越爱他。
但其实不然,心理学家说,孩子的选择越多,分散的精力也越多,快乐感越低。
答案是不是很出乎你的意外?但真实情况就是这样的。
选择越多,孩子的专注力越低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
在研究中,他将孩子随机分成两组画画。
第一组孩子可以从3支画笔中选1支,第二组则可以从24支中选1支。结果第2组的孩子的作品要比第一组孩子画的糟糕得多。
随后,研究者们让孩子们从中选一支自己最喜欢的笔,接着再试着说服孩子们放弃这支笔选择另一样礼物,结果第二组的孩子更容易放弃他们所选择的笔。
这种情况就像让我们去森林里挑出一朵最美丽的花一样,正因为森林里的花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因此永远都挑不出最好的。
孩子更是如此,一下子觉得那个好,一下子觉得这个好,结果到了最后不知道哪个好。
因此,给孩子买玩具时,不要买很多,应该等他玩坏了一批后再换一批,这样他的专注力也会强。
选择越多,幸福感越低
美国心理学家BarrySchwartz说过,过度的自由反而导致人的生活满意度下降和临床抑郁的增多。
想想自己小时候,哪有什么玩具,好的时候是玩具枪,能玩过几年,舍不得丢弃,像宝贝一样珍藏;屋外的石头可以玩一整天,白菜馒头虽然乏味,也想要吃更好的。
但是长大后每想起小时候的玩具,都是满满的幸福感,流过心底的温暖,几十年都可以不变。
而现在的孩子玩具太多了,本以为他们的选择更多,幸福感更强,但并一定,他们可以随意破坏一个玩具,一件衣服,一双鞋;原因在哪?就是选择太多,能轻易地满足。
而且现在动不动就喊无聊、空虚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抑郁的孩子也多,所以,很多时候外在物质的充盈不一定就能养出心理强大的孩子。
玩具越多的孩子,更有可能幸福感越低,因为对比的太多,他反而不知道哪个好,更不能一心一意地专注在一个玩具上,自然也体会不到玩具的真正快乐。
不多不少,刚刚好
既然选择越多,孩子的幸福感越低,那是不是说明选择越少,幸福感越高呢?也不是,最好的情况是不多不少,刚刚好。
玩具太少了,孩子会自卑,为什么别人有的自己没有;那多少合适呢?
美国弗吉尼亚学者认为应该是5个。
5个正好让孩子有可选择的范围,但又不会陷入选择困难症,分散注意力,刚刚好。
而且在这5个玩具中,最好功能要不一样的,例如积木是拼装类玩具,画笔是涂鸦类玩具,七巧板是益智类玩具,娃娃是毛绒类玩具,充当孩子的伙伴角色。
所以,5个可以包括孩子玩具中的所有功能,更让他专注于玩当前的玩具,更加不轻易毁坏玩具,因为功能不同的玩具就一个,坏了就没有了。
因此,选择合理的范围,孩子的幸福感才能保证。
当然,除了玩具外,衣服、鞋子也不建议买太多,它们也会影响孩子的幸福感。
衣服不超过5套,鞋子不超过3双,坏了再换。
孩子的幸福感不在于外在的物质堆砌,而是内心的强大,这往往取决于父母的陪伴,如果你想用玩具陪伴孩子,弥补孩子,那就算了,再多的玩具也弥补不了缺失。
所以,玩具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凡事合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