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玩具导致孩子肠穿孔曾被央视多次点

2023/9/8 来源:不详

几乎每个孩子的童年,都逃不过一款或者是几款“益智玩具”,从七巧板、魔方再到各种各样的积木,这些益智玩具成为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然而有这样一款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益智玩具”,却导致许多孩子肠穿孔,曾几次被央视曝光,可很多家长却仍然没有意识到其中潜在的危险。

一款风靡世界的“益智玩具”,危险却防不胜防

网红“益智玩具”巴克球,相信很多家长对这种磁力小球都并不陌生,在短视频平台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所谓的“巴克球”由颗强磁力的小磁珠组成,根据创意可以组成任意的形状,在视频中,它被人们随意组合,成为了各种各样极富创造力的物品,看起来颇为有趣。

于是巴克球很快成为了众多商家口中的益智玩具,同时也受到了无数家长的追捧,兴致勃勃地为孩子买来提高动手能力、开发智力,殊不知危险早已经悄然来临。

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球会有什么危害呢?就算是吞下去也可以很快排出来吧。

很多家长都会抱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如果孩子只吞下一颗,或者是一次性吞下吸在一起的几颗,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可因为巴克球的强磁性,如果连续多次地吞下数颗巴克球,这些巴克球在进入孩子体内后,原本分散的它们很快就会粘连在一起,隔着肠壁相互紧紧地贴在一起,快速导致肠壁受压缺血、坏死、穿孔,乃至使孩子出现生命危险。

致众多孩子肠穿孔,这款“益智玩具”危险程度有多高?

早在年之前,巴克球凭借其五颜六色的外表,众多富有创意的玩法,就已经风靡世界,而随着巴克球的大受欢迎,问题也接踵而至。

事实上在我国,因巴克球而受到伤害的孩子也不在少数,就在今年的9月份,湖北黄陂一名不到2岁的男孩,突然连续数天出现了呕吐的症状,家人本以为其是消化不良,可经检查后才发现,孩子的肚子里竟然有着一串小珠子。

因为孩子已经有了肠梗阻的表现,所以医生很快为其进行手术将异物取出,而这些连成一串的小珠子,正是11颗“巴克球”。

由于类似的案例每年频发,央视曾多次报道,其他媒体也曾一度曝光,然而很多家长却仍然安全意识薄弱,并未意识到这款“益智玩具”的危害。

直到现在我们从电商网站上输入“巴克球”,仍然可以见到商家的页面堂而皇之地标注着“益智玩具”的字样,且月销量在1万以上,让人细思极恐。

对于巴克球的磁力大小,很多家长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为此有自媒体博主曾经专门做过测评,他将巴克球分别放置在A4纸两端,来模拟巴克球在孩子体内吸附的情况。

孩子的肠壁厚度大约在10张A4纸左右,而两颗巴克球可以隔着88张A4纸吸在一起不落下,是孩子肠壁厚度的9倍之多。

一旦孩子误食多颗巴克球,由于这种强磁性,几乎不存在顺利排出的可能,动手术成为了唯一的选项。

孩子安全意识差,家长要多小心

对于安全意识薄弱的孩子来说,往往很难意识到巴克球的危险性,尤其对于正处在口欲期的孩子来说,五颜六色的小球就好像糖豆一样,非常容易被误食,为防止巴克球对孩子造成伤害,家长千万要多上心。

事实上巴克球本身被发明的初衷,就不是作为一种益智玩具来存在的,而是所谓的“成人解压玩具”。

然而由于国内黑心商家的恶意解读,家长们被五花八门的宣传手段所蛊惑,这种被明确标明适用于14岁以上的成人解压玩具,摇身一变成为了很多几岁孩子的“益智玩具”。

虽然众多大小媒体多次宣传,国家也一直有严查这种巴克球的销售,但因为无知家长众多,效果并不理想,医院的孩子依然不在少数。

其实如今市面上的儿童玩具多种多样,家长的可选择性并不少,如果家长想给孩子购买益智玩具的话,传统的积木、魔方、拼图等等,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老苗总结:

对于安全意识薄弱的孩子来说,存在危险的玩具就像一个“定时炸弹”,我们身为家长一定要把好关,为孩子购买玩具时多用心,远离“巴克球”这种披着益智玩具外衣的危险品。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家长为孩子购买巴克球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5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