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起源与习俗西部文明播报
2023/1/12 来源:不详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端午节于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并于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主要节俗活动事象的起源,离不开古老的岁时活动、祭祀礼仪、天象时令、巫社集会、神话传说、干支日节气等,也离不开民族信仰、伦理、道德、观念等。古代端午节的民俗活动事象内容包括:辟邪、厌疫、采药、踏百草、龙舟竞渡、食粽等。其中辟邪、厌疫活动的方式有:系五色丝、佩香囊、挂艾蒲、饮雄黄酒、沐浴兰汤、贴五毒图(蛇、蝎、蜈蚣、壁虎、蛤蟆)、悬钟馗像等。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进行这些民俗活动呢?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普遍认为五月天气炎热、气候潮湿、毒虫四出、病瘟滋生、鬼邪盛行,是恶月、毒月、死月。此月重五之日又是夏至刚过的盛夏之时,更是毒日、恶日、死日。人们为了生存,就采取了一系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措施。这些措施就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风尚习惯,也就成为端午节各种辟邪、厌疫、采药、纪念、祭奠、招魂等风俗事象。
屈原与端午节因为五月五日是个恶日,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一系列的死亡型故事。介子推、屈原、伍子胥、曹娥的父亲曹盱,都在五月五日死亡。曹娥为寻找父尸,投江,数日后抱父尸浮出水波。他们都是当地人们心目中的仁人志士和孝女,每逢此日都纪念、祭奠其人。起初,端午所纪念的这些历史人物是因地而异。但是,随着魏晋南北朝的动荡和战乱,加之清谈玄学及佛、道思想的有力冲击,忠孝观念逐渐淡化,入所以,曹娥、伍子胥、介子推的影响未能扩散到全国。但是,屈原却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因此,五月五日作为屈原逝世的纪念日得到了公认,各地把原有的端午风俗与纪念屈原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这个充满原始崇拜的节日放射出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屈原与汩罗,是一次苦难的邂逅。人们在端午节用各种方式纪念屈原,是对屈原高洁人格的礼赞,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祭奠。
“骚坛”诗社在荆楚地区,每到端午时节,人们还用诗会的形式纪念屈原。在屈原的出生地-----乐平里,起于明清时期的农民诗社-----“骚坛”延续至今。“骚坛”诗社是一个民间诗歌组织,社员以爱好诗歌的农民为主,素有“第一农民”之美誉。端午时,农民诗人们相聚屈原庙,比文赛诗,用屈原故里的土腔土调吟唱着自己的诗作,以骚体诗凭吊屈原。这种文化习俗代代沿袭,成为乐平里独特的人文传统和景观。
粽子传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江而死,楚人怀念,每年都乘船到汨罗江上用竹筒贮米投江祭祀他。本来,龙舟竞渡是古代百越民族龙图腾崇拜的遗俗,此时却附会为屈原投江之日,人伤其死,故皆驾舟拯救他,祭祀他,招其灵魂回故里,因此形成竞渡风俗。就连时令食品-----角黍粽子,也被楚地人按照自己的心愿与屈原联系在一起。《续齐谐记》中假托东汉光武帝时长沙人欧回之口说:有一次欧回见一仕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对欧回说每年人们投入江中所祭食品为蛟龙所食,今后若有惠祭,当以楝树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上,因为楝叶、彩丝都是蛟龙所惧之物。从此五月五日作粽子用楝叶并缠五彩丝便成了遗俗,与屈原毫不相干的时令食品也成了祭品。粽子,最早称为“楝”和“角黍”。用楝叶裹糯米,以五彩丝线缚扎,放在灰碱水中煮熟。它是南方民族的时令食品。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艾粽、秤锤粽、枕头粽、九子粽等。包裹粽子除用楝叶、菰(茭)叶外,迈常用箬叶、芦叶、艾叶和蒲叶。在粽子内还裹有红枣、赤豆、豆沙、核桃仁、桂花、火腿、蛋黄等馅料。粽子为什么要用楝叶等包裹呢?它象征阴阳相包裹。楝叶、菰叶、箬叶、芦叶、艾叶、蒲叶等都是草药,具有清凉、解暑、驱毒、祛邪、健脑、益智的功效,有利于人体健康。为什么要用五色丝缚扎呢?五色象征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天帝,它保护人平安,具有辟邪、厌胜功能。为什么要用灰碱水煮熟呢?灰是草药烧成,碱含有碳酸纳、碳酸钾,不仅有利于食物易熟、易于人体消化,而且使粽子米黏色黄味香。因此粽子是夏至日和端午日的节令食物,也是祭祀神灵的供品。
伍子胥与端午节伍子胥在死前对邻居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尸体装在牛皮包裹里于五月五日投入钱塘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这一说法,在江浙一带尤其是我省的苏州地区流传很广。民间盛传“子胥死,水仙生”,伍子胥被人们视为水波神受到祭奠。屈原和伍子胥都是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他们有相同之处:都是从政的国家大臣,都是因为国家利益的抱负愿望得不到实现,而被迫在五月五日死在水中。不同之处:屈原是个文学家,伍子胥是个军事家、城建家;屈原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突出“忠”,伍子胥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突出“义”。他们都是人们心目中尊敬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
曹娥与端午节这一说法主要在浙江上虞地区流传。据说,曹娥寻父到第十七天时,她脱下外衣投入江中,对天祷祝说:“若父尸尚在,让衣服下沉;如已不在,让衣服浮起。”言毕,衣服旋即沉没,她即于此处投江寻父。五日后,己溺水身亡的曹娥竟背负父尸浮出了水面。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为曹娥江。当地的端午习俗,逐渐改成祭祀曹娥。曹娥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间的“孝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家庭父母、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孝敬指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相传,东汉大学者蔡邕他听说16岁的邯郸淳写就了曹娥碑文,就在夜间去偷看碑文,当他读完后,甚为惊叹,就在碑的后面题写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时人不懂它的意思,曹操和杨修也来了,曹操也看不懂,杨修把它看明白了。杨修说:“蔡邕是评价邯郸淳写的碑文是绝妙好辞。”并解释说:“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色丝是绝字;妇幼是少女,少女为妙字;外孙为女儿的子,女子为好字;齑臼是用来捣碎姜与蒜的石凹器,姜蒜辛辣,把辛辣调料放在石臼里这就是受辛,受辛就是辭字。这四个字合在一起就是:‘绝妙好辭’。”众人恍然大悟。曹操惭愧地对杨修说:“你的才学过我三十里啊!”公元年,王羲之来到庙里,书写曹娥碑。他书写的曹娥碑,字字玑珠,是其楷书代表作,与邯郸文可算是珠联壁合。端午节里有民俗,有精神追求,有共同的心理价值,具有我们整个民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凝聚力,能够丈量出我们民族的精神高度。当我们每个人在用心地过这个节日的时候,就是在延续我们的历史,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作者/来源:晋南民艺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